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:“你們家兄弟三人,都精于醫術,到底哪一位最好呢?”
扁鵲答:“長兄最好,中兄次之,我最差。”
文王再問:“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?”
扁鵲答:“長兄治病,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。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,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;中兄治病,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,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。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、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,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,名氣因此響遍全國。”
感悟:
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必須從基礎抓起,首先建立一套科學、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,使企業的氣血通暢、陰陽平衡,具備防范風險的免疫力?茖W、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需具備“操作性、糾錯性、獎懲性”,并使相關執行人員熟知。其次,企業的經濟業務必須按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要求和規定執行,即使出現風險的初期癥狀,也能及時發現糾正。如果等到風險失控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,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“空降兵”,結果往往于事無補,因為世上只有一個扁鵲,并且早已離我們遠去。其三,應當對經營成果進行財務分析,由于會計核算的滯后性,決定了財務分析只能成為事后諸葛亮,但這并不防礙財務分析的預測功能。
結論: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,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。
這與我們歷來提倡的“事前預測、事中控制、事后分析”的財務管理模式不謀而合。(財務部摘)